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车操控好,某某车舒适性好等评价。这些评价其实反应的都是不同车型在底盘调校上的不同风格。
尽管这世界上有很多品牌和车型,他们无论在外观、内饰、动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必须得装上轮子!没有轮子的车可开不了。轮子是装上底盘上的,所以底盘的调校其实就是发挥轮胎最大的抓地力。为了让轮胎能在不同速度,不同路况都能正常工作,对底盘的调校就是必须的。
先来说说悬挂系统:对汽车有一定热爱的朋友都听说过麦弗逊、扭力梁、双横臂、多连杆等,这都是当今家用汽车的主流悬挂方式。出于对汽车成本、性能以及终端用户偏向性,不同的汽车会采用不同的悬挂方式。比如麦弗逊+多连杆,双横臂+多连杆,麦弗逊+扭力梁等。
那么究竟是那种组合方式最好呢?其实这就跟上馆子吃饭一样,没有最好吃的菜,只有最爱吃的菜。要讲性能就要牺牲舒适性这几乎是铁律,所以汽车采用何悬挂方式在设计时就已经定性了,同时对于悬挂调校是偏硬还是偏软也一同定了性。
现在很多车都采用的是麦弗逊+多连杆的组合方式,这样做兼顾了前者的舒适性和后者的运动性。千万不要看不起麦弗逊,以为它是廉价货色,其实很多BBA的豪车都曾采用过它,甚至保时捷Boxster S、奔驰SLK等这些性能车也用它。
采用什么悬挂方式必须是根据实际需求来,以F1方程式大赛为例,那怕是同一车队,虽然两个赛车手的赛车是同一型号,但车队必须根据每个车手的不同驾驶习惯对悬挂系统进行深度的个性化调校,甚至会给每个车手用不同品牌的零件!在F1赛车界车手不会开同伴的车参赛,因为调校不同,开着不顺手比赛会输!
再来说说减震系统:如果说悬挂是为了保证轮胎在行驶时尽量上下振动,避免过多侧向位移来保证轮胎抓地性的话。那么减震系统就是将来自路面过多的震动过滤掉。如何过滤?过滤多少?还也取决于汽车是如何设计的。
轿车讲究的是舒适,调校上偏软,SUV讲究通过性,调校上偏硬。当然就算同种类型的车调校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日系轿车过坎时感觉就是轻轻一颠而过,而美系轿车感觉就是硬帮帮辗过去的。这其实也是底盘调校的精髓:在操控与舒适间做妥协,在转向不足转向过度间找平衡。
至于调校技术的终极奥秘是什么?这是各大车厂的不传之秘。那是通过大量时间,无数金钱,海量测试得出的各种宝贵数据。再针对汽车的需求方向,采用最适合的调校方案,对底盘进行最优化的调校处理。
底盘调校是一门真功夫!经常被人嗤之以鼻的扭力梁悬挂可是被法国人玩出了花。这种所谓的“板车悬挂”甚至被法国人用到赛车上,当年在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上,“塞巴斯蒂安·勒布+雪铁龙=冠军”!而勒布开的赛车采用的就是闪瞎狗眼的扭力梁悬挂,法国人硬是把扭力梁悬挂调出独立悬架的感受来。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实力!也许某泰靠着无敌皮尺部能造出外观还原度95%以上的山寨车,但绝对不能还原出各大名厂的底盘调校水平!用句武侠小说的话来说:老夫一甲子的功力岂是你一两日三脚猫功夫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