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未能盈利,首座海外工厂,超级融资协议,这就是特斯拉最近不断重复的消息。
在第二季度,特斯拉产销量稳步上升,交付了9.5万辆汽车和生产了8.7万辆汽车,超过了以往所有的季度销售与生产记录。只不过亏损仍在继续,净亏损为4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些国内厂家说的买一辆亏一辆,而是投资的继续扩大与产能以及销售量的不足而分摊的,其实特斯拉的每一辆车都盈利。
不过特斯拉毕竟是商家,盈利才是其根本目的。这不,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在上海自贸区的工厂即将投入使用了。

特斯拉的招牌是大,品牌效应为其带来了很多便利。与中国与招商银行签署的融资协议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协议,招商银行将为特斯拉提供高达50亿元的12个月无担保循环贷款,主要用于为特斯拉运送车辆至中国提供资金。可见招商银行对特斯拉充满信心。
而早在今年三月,特斯拉就表示,已与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等在内的中资银行签署一项12个月融资协议,规模最高达35亿元(约合5.21亿美元),用于在上海建造超级工厂(Gigafactory)。
该公司还获得了几家银行新的贷款承诺,可用于在美国等地进行投资。
这些都是特斯拉品牌带来的效应。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大。
建厂可以贷款,生产可以贷款,运输还可以贷款,这就是特斯拉,牛不牛!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提高产量,加大供货速度,这样才能平衡资金,当销售一旦达到某一个节点,特斯拉就会盈利。而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也是独资外企。
特斯拉曾表示,上海超级工厂将耗资约20亿美元。特斯拉在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已修改与一银团的资产抵押信贷协议,把循环信贷额度提高5亿美元至总计24.25亿美元,同时把协议期限延长三年。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建厂投入,还是申请贷款支付运输资金,特斯拉持续在增加成本的投入加速扩充市场。
所以中国工厂也就成为特斯拉能否盈利的关键,目前有消息表明特斯拉上海工厂主体也已经全部完工,总装、喷涂等重点车间逐步具备生产能力,首批试装车的白车身已经下线,国产版的Model 3有望在年底交付。

汽车领地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融资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不花自己的资金就可以建立另一个超级工厂,不止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这就是特斯拉的融资之道,也是特斯拉的品牌效应。所以说我们自己的企业也要加油,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才是重点,夸大宣传只是在短时间能蒙蔽一些人,万一哪天特斯拉要打价格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