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消费层次的提升,中国汽车市场中自动挡的销量越来越高,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AT、CVT还是双离合(以下称DCT),各种自动挡技术都能得到自己的市场份额。特别是DCT更是一枝独秀,国内各大厂家纷纷推出所谓“自动研发”的DCT车型。
说到国产自动变速箱,不得不提到三个有追求的车企:奇瑞、吉利和比亚迪。奇瑞2003年就成立了奇瑞精机,并专门从国外知名大厂挖来人材,一心一意搞出了自已的CVT。吉利则在2009年收购了澳大利亚DSI,共同研发出了DCT和6AT。比亚迪则以大众为蓝本逆向开发出了自己的DCT。
除了这三家外,其它国内厂家那些自动变速箱是哪里来的呢?AT主要是爱信的老技术,CVT主要是邦奇的,DCT来自于一个所谓的自主联盟(博格华纳与国内十多家汽车厂家联合),由博格华纳提供核心部件,再换上不同的壳子,就成了各自厂家的“自主DCT”了。
为啥国内厂家都爱上DCT而不是其它自动变速箱呢?
一方面是技术的原因,与其它形式自动变速箱比,DCT结构其实比AT简单得多,主体部分接近于手动挡,由于技术门槛低国内企业上手也容易。另外,当年大众在国内的大力推广,让不知情者还以为DCT是多么高大上的黑科技。
由于掌握AT变速箱技术的那几家公司,主要的客户是国外的各大知名车厂,它们之间合作多年,早已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然不愿意跟一些普通厂企合作,简而言之,有钱也买不到,特别是不愿意跟中国厂家合作!你懂的,今年上海车展上,保时捷高层的迷之笑容就说明了一切:谁也不愿意被人按在地上强行摩擦后还不许报警!
因此,掌握DCT核心技术的几个厂家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商机:太好了!爱信精机和采埃孚不做的生意,我们来做!专利技术?好说好说,共享共享,反正大家都联盟了,只要给钱随便用!什么?你说比亚迪?好吧,我们哥几个假装看不到……
所以说有钱能使鬼推魔,DCT专利环境的宽松才是国内厂家大力采用DCT的重要原因!当然另外一个重磅政策也让国内厂家菊花一紧:中国汽车工程学年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规定:到 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5.0升/百公里,这简直是要了国内厂家的亲命了!
已经没剩几年了!如果到油耗不达标,摘牌不是不可能!这也是近几年国内车企拼命搞小排量涡轮增压+DCT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毕竟DCT从结构原理上对于降低油耗是有益的。至于到2020年DCT能否帮助车企达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国内的红火相比,DCT在国外就比较遇冷了。就像前文所说,一方面在于国外知名车厂与AT技术的厂家是深度合作的关系,得益于AT变速箱几十年来的技术积累,成熟可靠的技术让换挡过程平顺柔和,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DCT的特点对于那些爱好性能驾驶的车主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还是正常驾驶的时间更多些,因此DCT的优势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意义不大。因此在国外,特别是美国,DCT的销量很低,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HS统计的销量数据和未来四年的预期。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DCT的销量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只是AT和CVT的零头。造成这个的原因在于国外对于产品缺陷的打击力度非常大。还记得当年大众的召回吗?那次事件让大众在美国灰头土脸。而作为本土企业的福特也吃足了苦,在美国已经看不到DCT的福特新款车型了。因为一旦再出事,面临的将是天文数字的罚款!
所以在对消费者保护严密的国外,DCT的生存环境比国内差太多了。这也是DCT在国内和国外冰火两重天的原因。国内采用DCT更多的是无奈,技不如人啊,国外企业布置的变速箱专利陷阱遍地都是,国内除了DCT没得选了。但这即是坏事也是好事,如果国内企业真能把DCT玩出花来,也不失为一条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之路!但是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做技术,不要好高骛远,只追求眼前利益!